查看原文
其他

【读新刊】校园欺凌现象频发,教育如何应对?

2015-06-24 寇彧 人民教育
点击上方“人民教育”可订阅哦!


民小编说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欺负在中小学校里非常普遍。2006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对某地级市进行全市抽样调查,发现,有“高年级欺负低年级”现象的学生占到51.3%,有“拉帮结伙打架”的占36.3%,有过“勒索钱财”的占22.5%。由于许多被欺负者对此保持沉默,所以其严重性可能已超出多数老师和家长所认知的程度。
如何有效应对校园欺负行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专家的意见!


文/寇彧(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欺负者知道欺负行为不被社会规范接受而隐瞒,被欺负者会因被欺负严重伤害了自尊而隐瞒,所以欺负行为有时很难观察到。因而,研究者更多采用匿名问卷调查的形式来了解欺负发生的状况。


大量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抢财物、谩骂、殴打、围攻、起外号、诽谤等都是校园欺负行为的常见形式,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欺负是语言伤害,例如恶意嘲弄、恐吓威胁等;另一类欺负是身体伤害,例如打、推以及抢钱物等。


语言伤害方面的欺负貌似不如身体伤害的欺负严重,但实际上,“嘲弄”特别是嘲笑别人无能,或嘲笑某个群体的弱点,都会对被欺负者构成很大伤害,像讲人坏话或离间他人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社会排斥,本质上不比身体伤害程度轻。
校园欺负“有迹可循”
男孩的欺负行为要显著多于女孩,而男孩和女孩的被欺负情况则大体相等。女孩的欺负行为通常是社会排斥、散布令人讨厌的谣言等形式,而男孩的欺负行为更多是身体伤害。



身材也与欺负或被欺负有关。欺负者通常是同龄人中身材比较强壮的学生,他们看起来比同龄人长得高大有力、成熟,而被欺负者则身材相对瘦小、体弱无力,看起来也比同龄人显得更幼稚。

研究者还发现,学生在同龄群体中的受欢迎性也与欺负和被欺负有关。受欢迎性,是依据学生来自同伴的积极提名和消极提名而划分,如果一个学生在同伴积极提名时分高,而在同伴消极提名时分低,他就属于“受欢迎的”。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在同伴积极提名时分低,而在同伴消极提名时分高,他就属于“被拒绝的”。


同理,在同伴积极提名和消极提名时都获得高分的就属于“有争议的”,在积极提名和消极提名时都获得低分的属于“被忽视的”,而在积极提名和消极提名时都获得中等分数的属于“一般的”。


那些“有争议的”学生在群体中最容易成为欺负者,他们常常有一定的社会技能,能管理好一帮拥趸,将他们组织在一起,能避免老师和同学发现他们的欺负行为。那些“被拒绝的”学生却容易成为被欺负者,他们通常在课间休息时会自己一个人待着,感到自己不讨人喜欢,不知道怎么与他人交往。当然,还有一些学生既是欺负者,同时又是被欺负者。

影响欺负及被欺负的因素还存在于文化或亚文化层面。不难理解,学校和家庭环境与欺负及被欺负有关。如果学校和教师单纯注重学业成绩,不关注学生的欺负行为,就必定助长欺负行为,欺负者可能会有恃无恐,而被欺负者则诉苦无门。


家庭中专制的、放任的教养方式也可能造成学生的不良行为,孩子一方面从父母的行为中模仿着攻击行为,另一方面偶尔做出不符合规范的行为也得不到有效的纠正。所以,欺负者习得了攻击和伤害行为,被欺负者习得了逆来顺受的应对方式。


此外,同伴群体是影响学生欺负行为产生的最重要的因素。在成长中,中小学生与他人结识、交往的心理需求非常强烈,他们热切地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个群体。


而当学生处于同伴群体中时,往往会被群体气氛感染,忘记自我,于是会随着其他成员做出欺负行为;如果群体中弥漫着欺负的文化或风气,其中的成员就会感觉到群体助长着欺负,此时自己不欺负他人都不行。


而且,在群体中法不责众,成员受到责任扩散的驱使,也会从众做出欺负行为。当然,在群体中的另一些成员可能因为害怕被群体排斥而不得不忍耐他人的欺负,最终成为被欺负者。

校园欺负并非“无药可救”

拥有一些好朋友是防止被欺负的强有力的方法。一项对10岁左右的美国儿童展开的纵向研究发现,学生的性格内向和情绪焦虑(如孤独、爱哭等)也是被欺负的危险因素,但如果这个学生有好朋友的话,其被欺负的危险就会大大降低。


所以,学校、家庭或个人层面,都可通过帮助学生学会人际交往,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来减少或消除校园欺负,形成健康、和谐的同伴群体亚文化。以下介绍我们经过学校教育实践检验的、能有效改善同伴关系的课程。


学生同伴关系的形成一般包括建立关系、维持关系、冲突解决三个方面,如果缺乏建立、维持关系以及解决冲突的必要技能,就会导致糟糕的同伴关系。因而,我们的改善同伴关系的课程包括下面三个方面。



建立关系课程。该课程分五个步骤:


第一步,开场热身活动“寻人信息卡”,引导学生讨论“大家愿意与什么样的人建立同伴关系”(第一课时独有的开场活动,后面的课时都从第二步开始)。


第二步,向学生展示具体的同伴交往情境。例如,“你刚进入新班级谁也不认识,你发现座位后面的同学课间活动时也独自坐在座位上”。


第三步,评估任务环境。引导学生就某具体情境分组讨论并解决以下问题:在此情境中应该确立怎样的社交目标;哪些是积极的社交目标;如何从社交情境、熟悉性、他人的年龄、性别、可能的想法等方面进行评估。


第四步,提出和筛选策略。教师引导学生依据可接受性、可行性等标准尽可能多地提出策略并选出最合适的策略(不限于一种)。之后,由各组选出代表在全班报告本组讨论的情况,教师引导全班分析汇总各组提出的合适策略。


第五步,练习策略。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设定的具体情境下进行实际演练,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感受并对失败的情况进行合理归因,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重复练习。课程结束时,教师向学生布置课后实践作业。比如,“尝试与一个不认识的人开始一段对话”。

维持关系课程。该课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同伴相处过程中,双方怎样才能维持良好的关系”,由此引入主题。


然后给学生提供维持关系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情境。例如,“你回家路上和同学小林聊得高兴,就把小学时的糗事和他说了,还告诉他不要告诉别人,他答应了。


结果第二天,你就听见他在和别人说这件事(关于信任的问题)”;“你们四个朋友一直玩得挺好,一天A和B吵架了,A就跟你和C说不要理B,B也和你们说A不好,要是你们还和A玩,B就不和你们玩了(群体交往中的问题)”。


接下来同样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和练习。其余的选择积极社交目标、评估任务环境、产生和筛选策略、练习策略等步骤都与建立关系课程相同,最后布置一系列练习实践作业。

冲突解决课程。该课程具体包括了解他人的想法、了解他人的感受、了解他人产生想法和感受的原因、换位思考、提出尽可能多的解决冲突的办法、评出公认的最合理有效的冲突解决方法六个步骤。

课程首先通过“最佳配图”进行热身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同一件事情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与立场,由此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不伤害彼此的前提下合理解决冲突”。

接下来向学生展示2-3个冲突情境。例如,“你跟一个朋友一起聊天,她说喜欢明星××,你认为××很一般,为此你们争论起来”。然后引导学生确立积极的社交目标,接着使用“同伴冲突解决六步法”进行细致解析,得到合理有效的冲突解决办法,并加以练习。最后布置课后实践作业。

经过10个星期的课程,实验班学生在干预后和干预两周后的同伴关系水平都显著高于对照班和空白班的学生,说明干预课程确实能够改善学生的同伴关系。而同伴关系得到改善后,学生的欺负行为大大减少了。

诚然,通过改善同伴关系减少欺负行为的同时,还应该在学校大张旗鼓地强化反对欺负的文化和加强防范欺负的措施。例如,挪威于1983年就开始的一项干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活动包括以下内容:

给班主任老师颁发一本32页的学校人员指导手册,提供了阻止欺负的详细建议;一本4页的折叠小册子,给家长提供了一些与欺负和被欺负有关的信息和建议;一盒25分钟的录像带,其中表现了两个欺负儿童一天的生活片段,由两个学生演员扮演,一个是10岁的男孩,一个是14岁的女孩。随后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讨论两个欺负者的行为;干预前后对学生各做一个简短的调查,以确定他们的欺负或被欺负的情况。

通过干预,学生从老师和同伴那里寻求帮助的愿望增加了,学校形成反欺负的风气,老师、家长、学生都了解了防范欺负和被欺负的策略,特别是被欺负者增强了信心,有了同伴的支持。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杂志2015年第12期(内容有删减)

编辑:冀晓萍


点击“阅读全文”查阅有关“欺负问题”的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